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 > 中心動態(tài) >> 正文

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召開年度工作會議

研究推動國際文化傳播發(fā)展走上新臺階

時間:2014-02-19 16:43:29          來源: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


 以下為2014年度工作會議文件匯編:

 

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

為實現(xiàn)中國夢凝聚力量

 

司馬義·鐵力瓦爾地

 

同志們:

    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——春節(jié),剛剛過完,我借此機會,給中心的全體同志拜個晚年,祝愿大家:新春愉快,馬年大吉,家庭幸福安康。  

       2013年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也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開局之年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,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,以對黨、對人民、對民族高度負責的精神,總攬全局、運籌帷幄,勵精圖治、奮發(fā)有為,匯聚起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,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開創(chuàng)了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嶄新局面。 

   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,黨中央在對世情、國情、黨情深刻洞察和科學把握基礎上,提出一系列新思想、新觀點、新論斷。從堅持和發(fā)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,從推動科學發(fā)展到堅持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國,從加強宣傳思想工作到正確處理國際關系,從加強黨的建設到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,再到推進祖國統(tǒng)一大業(yè),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,深刻回答了我們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大理論和現(xiàn)實問題,豐富發(fā)展了黨的科學理論,進一步深化了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(guī)律和馬克思主義執(zhí)政黨建設規(guī)律的認識。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改革發(fā)展穩(wěn)定,治黨治國治軍,內政外交國防等各個方面,闖新路、開新局,一個個重要部署有序展開。我國經濟建設、政治建設、文化建設、社會建設、生態(tài)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推進。

    今天,我們在這里召開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的年會,一是回顧總結2013年的工作,二是安排部署2014年的工作。2013年,中心全體同志緊扣時代強音,唱響主旋律,打好主動仗,齊心協(xié)力、開拓創(chuàng)新,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,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,值得肯定和稱贊。我比較滿意,也很高興。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、十八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、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,改革發(fā)展任務繁重而艱巨。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,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。

   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之一,使命光榮,責任重大。在座的各位都是為中心工作的同志,我們共同承擔著傳播中華文化、弘揚中國精神、傳遞中國能量的責任和擔當,如何適應新形勢、新情況、新要求,開創(chuàng)中心工作的新局面,是擺在中心面前的一個新課題。下面,我談幾點意見。

    一、筑好中國夢,提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

   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夢想。21世紀的中國夢,必然離不開文化的中國夢。文化本質上是人的生活方式,發(fā)掘釋放中國夢的文化力量,說到底就是改進中國人的生活方式,創(chuàng)造一種清正的、文明的、和諧的、自由的新生活。為實現(xiàn)國家富強、民族振興、人民幸福的奮斗中實現(xiàn)自己的夢想,這是中國夢的思想內核。這種思想內核,來源于5000年來綿延不絕的當今之世,舍我其誰、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的士大夫精神,更來源于鴉片戰(zhàn)爭170多年來民族發(fā)展史的深刻反思、對新中國成立60多年發(fā)展持續(xù)探索的深入總結、對改革開放30多年偉大實踐的不斷提煉。國家好,民族好,大家才會好的闡釋,點出了中華民族數(shù)千年來自強不息的根本動力;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的論斷,講清了中華文明厚德載物化成天下的文化基因。國家、民族、人民三位一體,個體、社會、世界天下一家,中國夢發(fā)生自中華文化天下國家的深厚傳統(tǒng),也必將綻放在全球化加速命運共同體日趨形成的當今時代。因而,中國夢不唯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(shù),也將為全人類的和平與發(fā)展作出更大貢獻。

    中國夢和文化軟實力天然具有互為充實的關系,中國夢為文化軟實力的提高提供精神動力,而文化軟實力的發(fā)展,又為中國夢的文化層面添磚加瓦。中國夢與文化軟實力最大的交匯點,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,最集中的表現(xiàn)即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黨的十八大提出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;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;愛國、敬業(yè)、誠信、友善”24字的核心價值觀,這是文化軟實力與中國夢共同的內涵與目標。盡管它未必能夠包羅萬象,但已經概括出了當今時代中國精神的主體價值取向。它從孔仁孟義、程朱天理的中華文化傳統(tǒng)中創(chuàng)造性轉化、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而來,它又是吸收了近代以來現(xiàn)代共同價值的中國式的展現(xiàn)。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必須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(fā)展大繁榮的偉大實踐中,切實把加強國際文化傳播工作作為國家戰(zhàn)略來認識,通過強有力的國際文化傳播與交流,向世界全面介紹中國的文化傳統(tǒng)、價值理念、發(fā)展道路、民族精神,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。

    二、當好傳播者,提升中華文化的國家影響力

   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(fā)展到一定程度,必然會重視其文化的國際傳播,這也是世界強國崛起之路的共同規(guī)律。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對外傳播的現(xiàn)實意義,多次強調,要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,共同維護文化多樣性。近些年來,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成就十分顯著。十一五期間,我國核心文化產品出口從78.9億美元增長到116.7億美元,年均增長8.1%,文化服務出口從12.1億美元增長到30.1億美元,年均增幅20%;在眾多文化產品門類中,藝術品、網絡游戲、電影、動漫等產業(yè)對外貿易額居前。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(fā)展,我國的文化產品貿易發(fā)展迅速,貿易額從2002年后的10年間增長了2.7倍且持續(xù)保持貿易順差。同時,中國的各種對外文化交流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與發(fā)展。

    文化傳播與國家形象緊密相連。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中國理當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。塑造這種大國的形象,除了我們在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社會等方面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,中國文化對外傳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如果沒有文化走出去,中國其他方面的走出去會遇到較大的阻力。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,不僅要向國際社會展示民族文化,而且是在國家形象、對外開放、貿易投資、經濟效益、文化安全、尋求共識等方面尋求某種均衡,在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凸顯中華文化所特有的基因與價值理念。要創(chuàng)新對外宣傳方式方法,妥善回應外部關切,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國基本國情、價值觀念、發(fā)展道路、內外政策的了解和認識,展現(xiàn)我國文明、民主、開放、進步的形象。特別要注重在日益融合的國際社會中,更加鮮明地表達我們如何治理社會、如何處理國際關系的原則,發(fā)揮我們應有的國際作用。

    三、走好群眾路,努力開拓發(fā)展空間

    群眾路線是我們的根本工作路線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關于做好宣傳思想工作,必須講人民性的論述,為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如何走群眾路線指明了方向。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作為文化宣傳的工作者和傳播者,應認真領會習總書記講話精神,從中吸取智慧和營養(yǎng),牢固樹立群眾觀點,面向基層、開拓創(chuàng)新,不斷增強引導群眾、服務群眾的本領,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,切實解決好為了誰、依靠誰、我是誰的問題,讓文化傳播工作獲得更牢固的群眾基礎,迸發(fā)出更強大的生命力。

    我認為,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的工作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,在面向世界走出去的同時,還應堅守群眾性、民族性、大眾化,這是我們的根、我們的本,是活的源泉、是不竭的動力。在這個問題上,中心可以在四個方面發(fā)力:一要堅持以民為本、以人為本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。可以通過舉辦一大批思想性、知識性、藝術性、觀賞性相統(tǒng)一的文藝精品,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,適應群眾日益提升的文化品位。二要堅持面向基層、服務群眾,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改革發(fā)展成果。中心要發(fā)揮愛心工作委員會的優(yōu)勢,力所能及地創(chuàng)辦一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,推動文化產品的生產和輸送,組織送文化下基層活動,多接地氣,把文化產品和服務送到基層、送到百姓生活中。三要堅持依靠群眾、發(fā)動群眾,發(fā)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傳播中的主體作用。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創(chuàng)造性,發(fā)動群眾廣泛參與,讓群眾成為文化傳播工作的主力軍。四要創(chuàng)新體制機制。中心在條件具備成熟的情況下,可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文化體制改革的精神,大膽嘗試組織吸收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(yè),發(fā)展壯大民間民營文藝團體,發(fā)現(xiàn)培養(yǎng)基層文化能人和文藝骨干,鼓勵支持群眾自發(fā)性文藝活動,使群眾在自娛自樂中達到文化傳播效果。

    四、加強自身建設,提高抵御風險能力

    剛剛過去的一年,是轉變黨風政風的一年,也是凝聚黨心民心的一年。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,關鍵在黨。一年多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牢記“兩個務必”、“我們決不當李自成”的深刻警示,牢記“生于憂患、死于安樂”的古訓,以加強作風建設為切入點,從嚴管黨治黨。以“抓鐵有痕,踏石留印”政治智慧和勇氣,從制定實施八項規(guī)定,到部署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;從反腐敗“老虎”“蒼蠅”一起打,到加強制度建設……新風撲面而來,黨的先進性、戰(zhàn)斗力不斷增強。針對黨內存在的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、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,20136月,黨中央在全黨范圍開展以作風建設為主要內容、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集中解決“四風”問題。

  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堅持黨要管黨、從嚴治黨,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,不斷增強黨的創(chuàng)造力、凝聚力、戰(zhàn)斗力,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。群眾路線是永葆黨的青春活力和戰(zhàn)斗力的重要傳家寶,必須做到教育和實踐兩手抓,使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深深植根于思想中、真正落實到行動上。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“鈣”,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,解決好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。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(lián)系的有效途徑,必須聚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匯聚起推動改革發(fā)展的正能量。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清除黨內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,必須以整風精神嚴格黨內生活,著力提高領導班子發(fā)現(xiàn)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。

   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有中心黨組、有黨員干部、也有普通黨員,要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按照“八項規(guī)定”和“四風”建設的總要求,認真查擺在思想建設、組織建設、作風建設、反腐倡廉建設、制度建設等工作和生活方面存在的問題,真正做到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確保中心的組織先進、黨員純潔、集體團結、群眾滿意。針對中心的部門、聯(lián)絡部、以及人員較多、工作面較廣、社會參與度較高等特點,中心黨組要嚴格執(zhí)行落實中央有關規(guī)定,完善和健全內部的各項規(guī)章制度,切實加強隊伍的管理和建設,抓早抓小,防微杜漸,把苗頭性和傾向性的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(tài),努力培育一支政治堅定、作風優(yōu)良、業(yè)務精湛的文化傳播隊伍,確保中心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。

    我堅信:有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集體的堅強領導,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指引,有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團結奮斗,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(xiàn)。

 

 2/4   首頁 上一頁 1 2 3 4 下一頁 尾頁